永兴县松柏村“插标分田”试点:展现中国农村土地变革史
2019-10-09 10:11:32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编辑:何文静 |          浏览量:588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8日讯(欧阳永强 朱熙)从“插标分田”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永兴县湘阴渡街道松柏村建立村史馆,用图文展览与实物资料等,再现了当地的土地变革发展史。

松柏村是我国首个“插标分田”试点村,“插标分田”实行于1928年3月中旬。为了让更多人追寻传统、铭记历史、感恩先贤,激起村民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松柏村于2017年10月18日倾力打造了以“土地”历史文化特色为背景的村史馆。村史馆全面对外开放,现已成为松柏村党建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郴州市首个对外开放的村史馆。

松柏村村史馆投资20万,面积300平方米,以“从插标分田到土地集约”为主线,通过图文展板、物品再现相结合,展示了自1928年湘南起义后,当地的“插标分田”,7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如今的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等变革。

“插标分田”既是社会发展、经济振兴的见证,又是后人了解历史、寻根的源流。松柏村修建村史馆,是全村一直以来敢为人先的作风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立志把好村风、好民风、好作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1928年3月16日至20日,湘南特委在永兴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太平寺,召开湘南工农兵代表会议,组成湘南工农兵苏维埃政。会议对土地革命问题作了重点研究,确定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的原则,对土地革命的领导问题、工作步骤和方法作出了决议,即由苏维埃政府领导,土地委员会具体实施。

由于会上没有找到妥善的办法,也没有经验可供参考。湘南苏维埃政府决定在永兴县湘阴渡松柏村搞土地分配试点,成立土地分配试点工作。

根据“插标分田”试点经验,湘南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土地分配办法》,明确提出在土地分配中的四条原则,以乡为单位进行土地分配,由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没收一切地主、豪绅及其把持的公堂、庙宇及慈善机构所拥有的土地,归乡苏维埃政府所有;乡村以原耕地为基础,抽肥补瘦、抽多补少、好坏搭配、自己动手、插标分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一人一份。湘阴渡“插标分田”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后,土地分配在永兴县全面铺开。至4月初,全县各区乡有60%以上的村都完成了插标分田的任务,共插标分田140115亩。

湘阴渡插标分田试点成功的经验,成为《土地法》制定的基本原则,比1928年12月颁布的《井冈山土地法》早9个月,比1929年4月颁布的《兴国土地法》早1年2个月,是我党历史上最早的《土地法》之一。

编辑:何文静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何文静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下载APP